中国的股市有两种底部模式:政策底与市场底。上周随着管理层的集体表态,为这两种形态的生成种下了一颗种子。老子的《道德经》里面说“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”,在这个惚兮恍兮的环境下,我们需要追寻这其中暗藏的真像。
政策层面
10月14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与股民座谈的时候表示股市的春天不远了,以此拉开了管理层表态的序幕。开始市场把这“春天论”当成了段子来看待,后续几天的股票也以下跌来迎合这个段子。当“春天论”就要变成一段谈资的时候,10月19日真正的主力部队登场了。
刘鹤:切实推出一些具体政策推动股市健康发展
易纲:总体看股市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
郭树清:与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严重脱节,与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状况不相符合
刘士余:将出台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》,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
人民日报:中国经济前路开阔
官媒,金融委管理层集体同一时间发声,这在历史上,这么高级别,这么大规模的在同一个时间点出来呵护股市,这还算是首次。这也是刚组建的金融委领导第一次集体对股市的状况进行了表态。市场这次再没有任何废话,以暴涨回应了这次集体的喊话。
在中国的A股市场,政府的态度是最重要的分力之一,所以才有政策底的说法。而这次发声的几位政府官员是现在中国A股市场最直接的管理者,他们的态度基本上就是现在政府的态度了。
市场层面
政府的态度表明以后,那么市场又是什么态度呢?我们看下图。

从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到标准的两种中枢下跌的走势,目前已经进入到背驰段里面。市场的走势是非常迎合这种政府表态的。
目前上证的平均市盈率12.73倍,深圳主板的平均市盈率13.95倍,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31.21倍。市场的估值也很便宜,处于历史的底部区域。市场本身不论走势还是估值,都也呈现出底部的形态。
既然政策底与市场底都已经显现了,我们应该要开始入场了吗?不!现在除了看,什么都不要做!
对于当前的股市,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知。虽然政策底与市场底已经显现,但是市场直接反转的可能性不大。市场的底应该是一个区域,这个区域会不断的反复绞杀,不排除还有创新低的可能性。其实历史上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,后面都会来一段小尾巴,这可能也是市场内生动力的惯性吧。另外,市场要整体转折向上,还需要各种其它分力的配合。当所有的力量都达成共识的时候,市场的转折才会真的到来。而这种共识的统一,需要时间与空间的不断的摩擦与震荡。黎明前的黑暗,是最难熬的时候。
现阶段的投资者需要静下心来,不要再去管市场的流言蜚语。要把所有的精力和专注度放到寻找好的目标上来,为未来的市场转折多积攒一些可够购买的目标。如果有操盘能力的,可以在选定的目标上不断的积累筹码,并且把筹码的成本利用市场的震荡来不断的降低成本,为未来的市场整体的上涨获得足够的低价筹码。
最后还要提醒一下,市场的底部区域震荡的时间可能会很长。虽然未来是美好的,但是用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来进行当下的操作,一定会出问题。当这种美好期待真的展现,你再投入热情也不晚!
转载文章,版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请联系作者。作者:,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