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段时间,很少看股票了、。一方面是自己没钱炒股,也因为自己没有那种“从今天起10万入场,5年身价过亿”的雄心壮志;另一方面是市场当下的走势处于盘整的形态里,折腾来折腾去,也没啥可看的。周末网上看新闻的时候,聚合推荐给了我几条关于市场暴跌的内容,这让我有点诧异。现在市场处于一种盘整的趋势里,这就暴跌了?

我切换到财经频道,把新闻翻了翻,发现由于新华社记者刘慧发表的一篇评论《坚决遏制创业板炒小炒差“歪风”》,结果那天创业板跌了4.8%。这两天,这篇评论的热度远远超过了当天的“暴跌”。我找了这篇文章看了一下,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地方,还是在提醒不要炒作,这是老生常谈了。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的影响呢?一,是的确存在炒作;二、有人亏钱了,需要找一个替死鬼。我觉得,更多的是在于第二个原因。我发现,在A股市场,交易者没有对错的判断,更多的是个人的喜好。或者说,赚钱了,这个市场都是对的,是好的。亏钱了,那么一切都是错,别人的错!

用图说话,看看这次亏钱,是不是别人的错。从7月中旬创业板搞出了2896的背离高点以后,整个创业板就进入到了盘整的走势类型。任何一个市场的上涨,后面必须进入到盘整的状态,这是自然规律。既然进入到了盘整的走势里,那么就不能随便追涨杀跌,更不要有任何期待。任何一个盘整后面可能涨,也可能跌,不能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市场。作为盘整的操作方式,就是低买高卖。从图上看,在A点当天,就应该卖出手上的股票了,这个没什么可以商量的地方。那一天是9月7日,有足够的时间躲开刘记者的这篇评论。但是,估计很多人可能是在那天买进的,还在期待着突破高点,YY自己能赚个“新”涨停板呢。

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9月8日那天买入了股票。在区间的底部买入股票,是正确的交易策略,这没有任何问题。但是在交易市场里,从来没有绝对正确的保证。在任何一点的买入,都应该考虑买入以后错了怎么办的问题。没有对错误的思考,任何交易体系都是不完备和片面的。交易本来就是以对错误行为的管理与控制为基础的行为。在9月8日抄底的,就应该预先想好如果市场不按着预期的情况发展时应该怎么办,而不是找背锅的人。

最后说一句,在市场里生存,需要你直面对错,而不是到处抒发自己的喜好。